新聞中心
以愛和堅守護衛呼吸生命線——記首都市民學習之星、呼吸科一區任傳云主任醫師
又是一個生機勃勃的清晨,呼吸科一區任傳云主任醫師翻開自己隨身攜帶的工作日記本,她的習慣是將每天要做的工作整整齊齊地記錄在這個本子上:上午的門診、中午的疑難病例中西醫查房及臨床帶教、夜間的氬氦靶向治療、微波消融術、CT引導下經皮穿刺、深夜的備課......一項項工作緊張、充實、忙碌而井井有條。這是任傳云主任醫師二十余年從醫生涯平凡而普通的一天。她以數十年于一日的愛和堅守,一步步成長為“德醫雙馨”的醫師、春風化雨的教師,不僅受到了患者、學生、同事及青年醫師的認可,更于近期榮獲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頒發的首都市民學習之星榮譽稱號。
01
傳承創新,精勤不倦
任傳云主任醫師2002年博士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并于2017年成為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人。在研究生期間及整個學術、臨床生涯中,受到首都國醫名師、國家級名老中醫武維屏親炙。任傳云從未停止在醫學傳承創新路上的艱苦求索,根植中醫理論及名家經驗,結合臨床,主持北京中醫藥大學科研基金課題“間質性肺病外周血炎性指標和血液流變學指標變化的相關性研究”,參與國家自然基金課題“益氣活血化痰法對慢阻肺氣道重塑影響的臨床與實驗研究”及“三步序貫法治療激素依賴性哮喘的物質基礎研究”、博士后科學基金課題“烏梅丸治療激素依賴型哮喘的實驗研究”,并發表《武維屏治療肺系病從痰論治述要》、《武維屏應用痛瀉要方加味治療咳、喘、哮經驗》、《烏梅丸治療支氣管哮喘探析》、《再談肝與咳、喘、哮》、《SARS病證候規律初探》等論文五十余篇。
02
匠心獨運,技術進取
2020年,我國著名呼吸介入專家、國際冷凍學會秘書長、亞洲冷凍治療學會主席王洪武教授領銜組建的東直門醫院呼吸中心正式成立。中心的成立,標志呼吸科一區的呼吸病診治水平達到了新的高峰。任傳云主任醫師在王洪武教授帶領及指引下,在我院多項技術突破中貢獻力量。第一例氬氦靶向治療、第一例肺部微波消融術、第一例射頻消融術,無一不飽含著任傳云主任醫師的汗水。
數百例新技術的開展造福了大量臨床患者,更收獲了無數患者的好評,一封封表揚信、一面面錦旗涌到了呼吸科一區,而這正是任傳云主任醫師在中西結合治療呼吸疾病領域不斷學習探索的一個縮影。呼吸科一區在王洪武教授、班承鈞教授、鄒珩教授的領導下,成立了以任傳云主任醫師為骨干的經皮消融團隊,凝聚并培養了包括黃茂主治醫師、劉瑞芬主治醫師、孫凱醫師在內的一大批中青年臨床人才。
圖 任傳云主任醫師在開展CT引導下間質光動力術
03
仁心仁術,杏林春暖
2022年12月,面臨新的挑戰,任傳云主任醫師以最溫暖的初心和最堅定的決心,主動請纓深入一線,穩步進行查房、總結、疑難病例討論等工作。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中,任傳云主任醫師為科室所有一線人員準備了預防藥物、維生素、甚至毛巾和換洗衣物等生活用品。她以樂觀豁達的心態和細致入微的態度,感染并鼓舞著所有醫護人員及患者。
幾個月來,呼吸科一區收治了大量高齡重癥患者,患者最高年齡達到102歲,白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等急危重癥此起彼伏。以任傳云主任醫師為代表的東直門呼吸人,在王洪武教授、張立山教授、班承鈞教授、鄒珩教授等領導的帶領下,以初心和責任,以愛和堅守,創造了極高收治率、極高出院率和極低死亡率,守衛了患者的呼吸生命線。
圖 任傳云主任醫師在一線
面對病情復雜、危重的患者,快速準確地把握病情并制定最佳的中西醫治療方案,是她二十余年臨床職業生涯積累的扎實功底;無論工作日還是節假日,手機24小時保持開通、隨時返回崗位進行危重病人搶救或急會診,是她二十余年如一日的工作生活常態;面對一個個求知若渴的青年醫師、研究生及實習學生,將自己臨床經驗和技術傾囊相授,手把手教學,是她對師者精神的詮釋與貫徹。
首都市民學習之星這一熠熠生輝的榮譽稱號,正是對任傳云主任醫師多年臨床與教學工作的最好的總結與最大的認可!
撰稿:王明哲
審核:班承鈞
李文杰
審閱:龔燕冰